读《走向教育家》有感
点击数:5268
读《走向教育家》有感
读《走向教育家》有感
没有冷暖气流的压力差就没有风的形成;没有电源的压力差就没有电流的形成;没有水源的压力差就没有水流的形成,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大自然的规律使然,人性亦逃不脱这种规律。不过人的压力有些来自外部的,有些来自于自己内部的,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在必须如期上交《读后感》的外部压力和怀揣着教育梦想的内在动力下读完了《走向教育家》这本书,掩卷沉思,思绪涌动!我想从为什么要教育家办学,教育家是怎样炼成的,我离教育家有多远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时代呼唤教育家办学。
习总书记说过: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而一个教育家型的校长必将会引领出一批好老师。温家宝总理说过: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可见“教育家办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国家进入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在教育方面是老百姓尤为期盼优质教育,期盼教育家办教育。
二、教育家是如何炼成的。
从陶行知、张伯苓、廖世承以及经亨颐等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他们较早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洗礼,见多识广,思想活跃;他们长期站在教育第一线,执掌一所或几所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他们在办学过程中遇到数不尽的困难和挫折,却从不低头,他们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主要原因有五点:
(一)有高尚的人格。陶行知、张伯苓、廖世承、经亨颐等人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离不开他们高尚的人格。教育家的影响力,是一种全方位放射性的力,是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力,是一组以崇高人格为核心,以其思想和业绩为外围的同心圆。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不仅具有坚强的意志、与强硬势力作斗争的勇气,还有天下为公的终极关怀,爱人如己的宽广胸怀,以及救国救民的责任意识。正是这些高尚品质,成就了他们教育家的称号。
(二)有崇高的追求。教育家的成长,离不开崇高的教育追求和抱负。在民国时期,“救国”是社会各界人士所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发自心底的呼喊。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为挽救危难中的国势贡献力量,是每个民国教育家的共同追求。正是由于拥有这样崇高的教育追求,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才能在炮火和战乱中不忘初心,意志坚定的投身教育事业。
(三)有渊博的学识。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大多受过严格的封建旧式教育,或幼秉家学,或少入私塾,取得初步的功名;又入新式学堂,留学国外,视野广阔,贯通中西,学养深厚。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教育大家,无不拥有渊博的学识素养,如此才能在办学实践中做到高瞻远瞩,新见洞开,开辟出教育的新天地。
(四)有长期的实践。纵观陶行知、张伯苓、廖世承、经亨颐等人的成长和办学之路,他们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教育家,提出无数新颖的办学思路和创造性的教育思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长期奋战在教育第一线,勇于实践。陶行知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经亨颐创办春晖中学,廖世承苦心经营光华大学及其附中。
(五)有深远的影响。教育家之所以被他人长期记忆,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所产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不仅引领当时教育的发展和变革,而且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陶行知创造性的提出影响深远的“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并在推进乡村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张伯苓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开办了涵盖小学、中学、大学等一系列教育体系的南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思想并加以实践,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影响广泛且深远。
三、我离教育家有多远。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马云亦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这两种思维的鼓励下,我做起了成为“教育家”的梦想!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在安义县大家都戏称我为“教育家”校长。通过读了《走向教育家》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离教育家的梦想相差十万八千里,好比二万五千里长征才只走了第一步。我只具备正能量离高尚人格相距甚远;我只具有教育情怀离崇高追求相距甚远;我只具有浅薄的知识离学识渊博相距甚远;我只具备按部就班管理学校离自主办学创造理论相距甚远;我只是在周边县市小有名气离影响甚远相距甚远!
但是不能因为山峰太高而失去攀登的勇气;不能因为航程太远而失去扬帆的勇气;不能因为目标太远而失去梦想的勇气。我有一个教育梦想:那就是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我都想教出一流的学生,办出一流的学校。
我是一个喜欢做梦的人,也是一个喜欢追梦的人。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曾经想过向领导争取,让我点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去打造一所梦想中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们将和学生天天在一起,采用军事化的管理……经常会因梦想的美好而彻夜难眠。但是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在好朋友的劝说下,终是没有勇气去向领导自荐!接下来我只有做好自己的个人梦想了。我一人包揽毕业班的全部课程,还兼任学生工作。朝霞中有我和学生们长跑的身影;夕阳下,我还在孜孜不倦地辅导后进生;月光摇曳时,我仍在伏案疾书。七八门课,全部开设;七八节课,一节不落。生活枯燥,任务繁重,而我却自得其乐。收获的是家长的赞誉、领导的垂青。1998年,我因教学业绩突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安义县十佳青年”。我也深深的领悟到:要想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让学生快乐!
后来当了将近十年的小学校长,我再一次梦想有一所好学校能让我一展抱负,穷毕生精力打造一所名校。我能力不是很强,这我心知肚明,但我这个人有责任心,敢担当,有热情,善打拼。01年在曹村小学任校长,连续4个学期全乡总成绩第一,在京庄小学时,教学成绩也是全乡名列前茅,全乡的素质教育现场会两次在我校召开,后来调至长均小学任校长教学成绩,综合考评更是稳居全乡前列。在这十年当中,我深深的领悟到:要想管理好一个学校,关键要让老师感到幸福!
因为学校太小,太破旧,虽然我很努力,虽然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但是与梦想中的学校差距太大,我多么想有一所好一点的学校让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呀!多少次我路过xx小学,看到学生任意践踏草坪,攀折树木,我就想:如果我在,我一定要把她打造成一所绿色环保的学校,学校处处生机盎然,鸟语话香;多少路过xx小学,看到学校的电脑室灰尘满布,我就想:如果我在,我一定要把她打造成一所数字化校园,教师用多媒体教学只是初级阶段,建立学校网站,将学校、社会、家庭用网络联系起来才是终极目标;多少次我路过xx小学看到学生们站在课桌上跑来跑去,我就想:如果我在,我一定要把她打造成书香校园,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他们,用中华传统礼仪约束他们。
也许是命运再一次垂青与我,也许是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因为长均小学要并入长均中学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我因为没有更好的归宿,只能是到长均学校任副校长了!俗话说:宁为鸡头,不当凤尾。当了十多年正职的我要尝尝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想想自己在教育界虽然谈不上丰功伟绩,但还是兢兢业业的干过不少踏踏实实的事,到如今落个如此下场,真是命运不济!我与我的梦想将渐行渐远了!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青湖中学按计划要并入万埠中学,青湖周边的三所小学使用原青湖中学的校址合并成一所小学。领导问我想不想去,我欣然前往!临近开学却又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因为青湖的家长们不愿撤并学校,向县委县政府请愿,临时改变计划索性也把青湖中学建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我便顺理成章的接任校长。
因为自己常年在小学任校长,只是想通过努力到更大一点的小学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未奢望过到中学当校长。想不到命运却把我推到如此的风口浪尖中,虽然有些战战兢兢,但是朋友总是鼓励我说:凭你的能力和你的热情,当一个中学校长绰绰有余。
三年如一日,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对待所有的人和事!
三年如一日,我怀着愉悦的心情踏实的铸就我的梦想!
古有春秋大梦、黄粱美梦,美梦却难成真;今有百年大梦、青湖美梦,美梦终将实现。古之大梦、美梦都是不切实际,为自己谋私利;今之大梦、美梦皆是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祉。中国梦,百姓梦,我做梦,我圆梦;
青湖梦,大家梦,我筑梦,我圆梦。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人生就能走多远!
在面临随时撤并,人心焕散,一片荒芜的窘境下,我们却提出“一名两好三园四校”青湖学校的梦想。一名:全县闻名;二好:教师好幸福,学生好快乐;三园:花园,处处鸟语花香;乐园,个个喜笑颜开;家园,人人流连忘返。四校:平安和谐学校,书香文明学校;绿色环保学校,数字网络学校。2011年青湖学校中考总成绩全县第一,获“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2014年9月,我调任乔乐中学,做起了第一个乔乐三年梦!
乔乐,这块教育的热土,多少热血青年为之奋斗,曾经多少对青年才俊在此结为伉俪立志为教育奉献一切成为佳话;乔乐,这块教育的乐土,多少寒门学子为之苦读,曾经多少年的中考全县第一让一批批农家子弟跃出“农门”成为美谈;乔乐,这块教育的圣土,多少有识之士为之拼搏,曾经一个个中学校长,教办主任在此百炼成钢成为安义教育的中梁砥柱堪称经典。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2011年的乔乐中学跌到了历史的低谷。我激励全体乔中师生:重振乔乐雄风,重拾昔日辉煌。力求达到:一年打基础,两年大翻身,三年铸辉煌。三年之内把乔乐中学建成全县环境最靓的生态校园,质量最优的特色校园,人性最美的和谐校园。
三年来,全体师生同甘共苦,同心协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泪水;有辉煌的业绩,也有未竟的目标。三年来,我们不断摸索,确立了“崇文尚武,胸怀天下”的育人目标,通过“六学经典”落实崇文,通过舞龙、武术、广场舞、街舞、常规的体育锻炼落实尚武,我们的文化建设在南昌市也小有名气。三年来我们获得了“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江西基地校、江西省知识产权试点校、南昌市文明校园、南昌市优秀少年宫学校、南昌市绿色环保学校”等诸多荣誉,实属不易!但是我们也碰到学生乐学氛围不浓,教学质量不优;教师团队出现职业倦怠,课堂效果不高;学校建设投入大,学校经费捉襟见肘等困境。
又是一个三年,我们蓄势待发,再度扬帆,我们再一次发出“发扬一夔精神,铸就品牌名校”的誓言,旨在办安义的“江科”,平民的“贵族”式学校,通过“深挖传统、全面育人;嫁接高校,快速腾飞”达到“一年冲出安义,两年融入南昌,三年成为品牌”的目标。在2020年实现“环境一流、文化一流、师资一流、质量一流、生源一流”的“五个一流”的理想愿景。以“三深四强五化”为抓手开展工作。
只要一个梦一个梦的做下去,一个梦一个梦的去实现!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上页1下页 |
【责任编辑:骆巧弟】(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下一篇:让我们爱上阅读骆巧弟
上一篇:让我们爱上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