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教师风采>>教师文章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点击数:5367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教师的头脑要始终保持冷静,多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学生的心理还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不良行为反反复复,表现为幼稚与成熟共存、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随意***替。那种期望纪律教育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期望学生个个守纪,人人优秀,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我们教师应有正确的认识,并作好处理学生各种问题的心理准备。 
  
  
  有的教师一见到学生违纪,就恨铁不成钢,冲动起来,大发脾气,严厉训斥,甚至处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其结果是学生在当时要么被驯服,要么顶撞起来,即使勉强把事情处理下去,学生也是口服心不服,不可能达到批评教育的效果,过不了几天,又旧病复发,这种恶性循环终将导致学生产生日益严重的抵触情绪。教师遇到这种事情,惟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要压制住自己的激动,冷静、冷静、再冷静。教师要明白,我们的心理比学生成熟,知识比学生丰富,通过思考会想出许多恰当的方法来。 
  
  
  第二,教师要注意批评的语言,不要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违纪学生虽然有时没有是非观,但却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在批评时要注意态度不宜生硬,语言比较委婉,不能伤及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同时,批评还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多摆事实,讲道理,谈方法。也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平等、关心和爱护,他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进而改正缺点和错误。学生课堂违纪,这是教师最常见的事情了。不同的教师,可能就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这类事情时,我通常是以探讨问题的方式,用比较含蓄的语言,点化学生:人民军队有了严格的纪律,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要想班风纯正,每个同学都应努力;人与人要相互尊重,课堂上遵守纪律,就是尊重老师、尊重同学;班上有的同学成绩好,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课堂上能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然后我还给他鼓励:“你这么聪明,如果更懂事一点,在纪律上严格要求,学习上更加努力,你不仅能够取得学习上的进步,而且还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语重心长的劝戒,清晰明了的道理,学生自然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作了,这种循循善诱往往比一阵疾风暴雨式的责难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教师还要善于把握批评的时机,因势利导,点拨指引。 
  
  
  武术中有“四两拨千斤”的招式,其实质就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和角度,巧妙用力。批评学生也是这样,选准时机,几句话就可为学生指点迷津,却毫无批评之虞。比如,当平时调皮的学生在运动会、艺术节等比赛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说:“你要是纪律上注意一点,那就再好不过了!”又如,批改考卷或作业时,可以把平时违纪的学生找来,一边批改一边点拨:“你看,这类题老师在那天的课上已经讲过,你当时违反纪律,没有听讲,这不,出问题了!”还如,后进学生遇到困难、不幸和疾病时,老师在带领同学帮助他之后,说:“今天老师和同学这么关心你,帮助你,你今后一定要争口气!”也许这一句话就可能成为他今后改正错误的强大动力。对违纪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而善于批评教育却是一项教育艺术。在批评教育违纪学生时,教师仅有上述健康的心理还不够,还必须有恰当的方法,方法好才可能效果好。不当的批评,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引起学生的反感;而恰当的批评则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受益匪浅。
  


上页1下页
【责任编辑:王义金】(Top) 返回页面顶端
昵称: mail: 验证: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