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点击数:5120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每天忙忙碌碌,许久没有认真的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了,近日,身边阅读的氛围很是浓烈,我也细细品味了一下《差不多先生》,看着这个题目,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我班上就有个学生经常和我说“这不是差不多嘛!”。读完这篇文章后如芒刺在背,这位差不多先生最终因为“差不多”而枉送了性命。我想,我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如何拯救我班上的这位“差不多先生”,不能让他因为“差不多”而断送了自己。
差不多先生,其实就是那些精益不求精、凡事不认真、还自我感觉良好的“懒人”的真实写照。
“差不多”其实是差多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带头向“差不多”的思想说不!并且引导学生摒弃“差不多”思想。
我现在任教的科目是九年级数学,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每做一道题,都需要每一个步骤环环紧扣才能推出最后结果,无论中间出了任何差错,那么解题要么无法进行下去,要么就是错解。今天班上数学模拟测试,班上那位“差不多先生”又做错了一道很简单的化简求值题。题目是一个单项式除以一个多项式,他直接去括号了,居然进行了所谓的“除法分配律”,我就问他,“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除法有分配律吗?”他回答我说,“除法和乘法不是差不多嘛。”他的这个“差不多”就让我瞬间想起了《差不多先生》这篇文章,于是,我今天就耐心的和他探讨了一下“差不多”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不遭遇着“差不多”。例如,写语文,冷和泠,看着差不多,但是意义完全不同,没分清,考试,肯定要扣分。写数学,加一和减一,看着差不多,但是计算就错了,没分清,考试,又要扣分了。写英语,v和u,看着差不多,但是单词就不同,没分清,考试,又要扣分了。本来可以考重点,因为“差不多”,你可能就考不上了。就是这个“差不多”,就可能断送你的升学机会。再例如,打扫卫生,每个班每天都要值日,值日生差不多都是七八个人一组一起打扫,每个人都有分工,自己负责自己的工作,如果一组人中出现一个“差不多先生”,那其他人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就是这个“差不多”,就断送了其他所有人的努力。
因为“差不多”这样的思想,不但让自己无法前行,而且会让与你一起工作的同学、同事的努力付之东流,这样害人害己的思想,我们要坚决对其说不!
上页1下页 |
【责任编辑:吴梦霞】(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下一篇: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七一班邓欣欣
上一篇:《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