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八二班万林艳
点击数:6904
《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八二班万林艳
读《差不多先生》有感
近日,我读了一篇关于胡适先生写的一篇文章,深有感触。
有一位先生,姓差,名不多,全名差不多,他凡事都不很精明,思想不很细密,口头禅就是“差不多”他把山西说成陕西,把白糖买成红糖,把十字写成千字,甚至把时间都看的差不多。有一次他重病,叫家人去喊王医生,可王医生恰好不在,就想起有个汪医生。可汪医生是医牛的,他想了想,王与汪也差不多,就三点水罢了,于是就让他医了。这下可好,汪医生用医牛的方法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一下给医死了。在临终前留下一句千古佳句:“凡…事…只要…差…差…不多…何必…那…那么…认…认真…”他死后大家都称赞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精细,不肯计较,可真是位“贤人”。于是中国就成了一个懒人国。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贤人”,凡事只要差不多。
记得有一次,考试时,1与2,我写成了1与3,发下试卷被扣分了,当时就想2与3不就差了1这不是差不多嘛。还有平时我们的行为习惯都透露着差不多的态度,什么事都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永远在嘴边。差不多差不多似乎已成习惯,可殊不知,差不多差不多就差的多了。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意识到我与差不多先生并不两样,我便开始精密。
在生活中,一定不要放过一点小错误,要讲究精益求精。
上页1下页 |
【责任编辑:雷霞】(Top) 返回页面顶端
下一篇:我的2019届九二班
上一篇:《差不多先生》读后感 八二班陈淑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