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学生天地>>活动专栏

学习《弟子规》后的感受

点击数:4992

     学习《弟子规》后的感受

  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还须弟子规,“这句谚语是校长开学后提倡出来的,起初我并不知道《弟子规》究竟是什么?后来校长不仅仅要求我们学习它,而且还要会唱、会跳,慢慢地我渐渐明白了用《弟子规》作为教材的原因是为了让我们讲规矩、守规范、懂道理。

  关于《弟子规》我并非十分了解,经过加入校长成立国学兴趣班,通过观看百家讲坛我渐渐了解了原来《弟子规》的原著名为《训蒙文》,作者李梅秀,经过修订后著为《弟子规》.《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提倡孝、悌、仁、爱,是为了规范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这几方面。引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的结构分为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问,以三字一句的押韵,韵语的方式形成的.《弟子规》是一本仅有360句,1080字的小册子,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思想,都在弟子规中有明确的行为规范.

  总而言之,学习弟子规后大家的行为的确有所有改变,学习《弟子规》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学习和背诵,而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弟子规》中之所以把“孝”放首位是因为传统的启蒙调孝。孝是无条件的,笑不是交易,孝的表现在于倾听父母的需要,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会做,孝的结构分为上下老下子,它强调血液延续的重要性,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是否做到了呢?如果没有,既然,学习弟子规后,我们应该明白了孝的重要性,那么从现在起尽力去做。

  出则悌的感人故事在古时也很多,列如赵孝争死,孔融让梨,陈日方百犬.......古时关于叔侄之间的感人故事有阴嵩辞官.这个成语讲的是在古代有一个名叫阴嵩的人,他是一个大官,他自小父母双亲离世,是叔叔把他拉扯大的,不幸的是,叔叔得了重病,阴嵩听说后立马向皇帝说明原因,皇帝被他的孝所感动变允许他辞官回去伺候叔叔,然而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事情几乎少之又少,那么从现在起让我们也向阴嵩学习,学习他的那种精神。

  我学习《弟子规》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发现了我的许多不足,我也有许多做得不够好,多亏校长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学习了它后我的确发现了自己的许多缺点,然而在今后我会完善我的缺点...,使它成为伏点...


上页1下页
【责任编辑:1583 谢彩云】(Top) 返回页面顶端
昵称: mail: 验证: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