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孩子走进“开心农场” ——安义县乔乐学校“双增”路上深耕农耕文化掠影
点击数:135
领着孩子走进“开心农场” ——安义县乔乐学校“双增”路上深耕农耕文化掠影
在安义县泰晟农业公司田园综合体种植基地,记者向来此参加种植大球菌菇的乔乐学校三(1)班学生发问:“你们爱不爱劳动?”
“爱!”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什么爱呢?”记者接着问。
“因为劳动可以锻炼身体,劳动可以让人快乐,我一听到要劳动可高兴啦……”生性活泼的女孩万惜缘抢着回答说,她的话表达了该校学生共同的劳动情怀。
乔乐学校虽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学校,但在贯彻教育部落实“双减”,强化“双增”精神方面敢想敢试,高效利用减出的时间,高频赋能本乡乡土资源,不断增加学生劳动机会和时间,把传承农耕文化作为办学特色来打造,探索属于乡村自己的教育,让劳动日常化、项目化、课程化,让学生走近农民、农业,走向田间地头。
为了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乔乐学校构建了“学校+公司+项目”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与安义县泰晟农业公司深度合作,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参与式劳动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到该公司学习种植大球盖菇,并做成系列课程:认识菌菇、破土平整、菌种培育、种植菌菇、观察记录(开展绘画活动)、采摘菌菇(采摘节)、晾晒烘干、包装义卖、烹饪大赛(菇神节)(菇王争霸赛)、品尝大球菇等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乡村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激发他们知农、爱农兴趣,让孩子的未来既有现代意识又有泥土气息。
乔乐学校还与学校附近的一种田大户合作,组织学生来该种植大户承包地里劳动,收获的庄稼全部归该种田大户所有,学生只享受劳动的过程。学生在这里观摩、记录水稻、油菜种植全过程,参与育种、插秧、施肥除草、田间管理、收割晾晒、榨油等实践活动。
校内的菜地是孩子们的“开心农场”。学校请有经验的老农指导学生种植时令蔬菜,孩子们来这里翻土整地,并在劳动中学习二十四节气知识。同时学校还根据季节变化,组织学生开展春天植树、夏天养花、秋天收获、冬天种菌全时段、全覆盖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这些农家的孩子走出对农业陌生、对农民漠视、对农村莫言的怪圈。
乔乐学校生动活泼的劳动教育,唤醒孩子们的乡土情怀,建立了他们的乡土文化自信,让他们熟练掌握乡村生产生活技能,为将来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进行充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储备和情感奠基,更好的推进乡村教育全面持续发展。
上页1下页 |
【责任编辑:王义金】(Top) 返回页面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