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精神大放异彩——记安义县乔乐中学校长骆巧弟的先进事迹
点击数:5680
在安义县教育界,只要一提到骆巧弟,大家都会笑称其为“教育家校长”。因为县教科体局涂局长在全县学校文化现场会总结会上说:“温家宝总理倡导教育家办教育,我们一直在践行着、努力着,但我们安义目前没有出现教育家,骆巧弟可以算得上半个教育家吧!”在安义民间他还有一个外号叫“骆驼”,因为他姓骆,确实像一只骆驼吃得少、驼得重,默默无闻,孜孜以求,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
一、“骆驼”老师,肯钻能教
他自1994年南师毕业以来,虽在教学上收获了累累硕果,但他从不在已成的事业上逗留,而是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渴求、对自身素质的培养。他参加了成人电大的专科、本科学习;2009年被评为“安义县首届中小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光荣称号;2015年参加了“南昌市第28期中学校长提高班”;他深钻细研,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市、县年会上获奖,他写的博文在师生中热议,编著的《培养了不起男孩的24堂课》在网上热卖。
他不但肯钻还能教。他教书最大的特点便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交朋友,他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他的回报也使他感受到绵延的快乐。
刚毕业的他,一人包揽毕业班的全部课程,还兼任学生工作。朝霞中有他和学生们长跑的身影;夕阳下,他还在孜孜不倦地辅导后进生;月光摇曳时,他仍在伏案疾书。七八门课,全部开设;七八节课,一节不落。生活枯燥,任务繁重,他却自得其乐,学生们也乐在其中。毕业考试全班总成绩全乡第一,全县前100名优生,长均乡仅有两名,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由于成绩突出,组织上调他到更重要的地方去。 9月1日开学,全校没一个学生报名,家长们都说:“骆老师调走了,我们的孩子也不读了”,此事惊动了乡政府、县教育局,后来教育局的领导经不住村民们的苦苦哀求,只好收回调令,将骆老师重新调回京庄。众人都惊叹地说:“能与学生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能受家长们如此深情的爱戴实属少见。”他也因此收获了许多荣誉!
2011年9月他因业绩突出从长均小学调到青湖中学,行政们都劝他中学校长事务多,校长不必亲自教书。他便顺水推舟,因为在小学呆了18年,对于中学的管理与教学还是很敬畏的!但是期中考试后,学校的语文成绩全线溃败,都是全县倒数。老师们美名其曰“语文课教与不教一个样”。就在学期中途,他便接了一个七年级的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语文教学五抓”的教学方法。学期末打了个彻底的翻身仗,从全县最后一名一跃成为前三甲。而且和他竞争的平行班也同时进步。然后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做成ppt,亲自讲解,在全校推广。2012年9月,他看到八年级物理成绩连续两个学期全县倒数第一,平均分只有45分,学生老师互相埋怨,互相指责,情绪十分低落。他思索再三,不顾全体行政领导的再次劝阻,义无反顾的从语文教学直接改版教学八年级的物理。在期末考试中,平均分高达76分,获得全县第一名。
2014年9月调入乔乐中学后,他再次挑战自己,担任九年级的物理。前两次大考中,他独占鳌头,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各有千秋,老师们都说很有压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动整个地球。我想说:给他一门学科,他可以撬动整个学校的教学!在安义民间创造了“学校哪门课程不行骆校长就教哪门”的传说。
在教学岗位上他就是这样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在创造奇迹背后的辛酸是常人难于忍受的,只有这种具有“骆驼负重精神”的人,才能忍常人不能忍,但是忍过之后是他的两鬓斑白。学校的老师们都说:几年前的骆校长,意气风发,像个小后生;几年后的骆校长,两鬓染白,苍老了许多!
二、“骆驼”校长,善抓会管
2001年年仅25岁的他被提升为长均乡曹村小学的校长。2002—2004年学校教学质量评比连续四个学期全乡第一;2002—2006年小升初考试全县仅评比三次,他校便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一等奖;2006年全乡教学质量、综合工作、素质教育三项工作评比中获三个第一。2007年因成绩突出调任长均中心小学任校长,学校工作长期领先于全县前列,特别是2011小升初素质调研中获全县第一名。
2011年因业绩突出他走马上任青湖学校校长,2003年青湖乡撤乡后一部分并入东阳镇,一部分并入并入万埠镇。青湖中学由此成了浮萍,亦如没有爹娘的孩子自生自灭成为全县最偏僻,教学设施最落后,人心最涣散的学校,犹如一只束缚重重的蝉蛹。他通过调研,提出了“1234”的治校方略既“一个承诺两个凡是三个第一四校创建”,全校师生精神为之一振,面貌为之一变。三年来校建工作大提速,投入500万新建宿舍楼、教学楼等;三年来教学成绩大提升,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全县第一;三年来育人环境大改善,获得学生家长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2014年他再一次因为业绩突出调入乔乐中学任校长。经过20年的从教经验,他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乔乐这块教育的热土将再一次见证奇迹的诞生!
他从三流学校起好步,用个人魅力影响人。教育界又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便是一所好学校。”他不一定是一个好校长,但他一定是一个蛮拼的校长。他带过的团队都说他像一个打了鸡血的人,他愿用他的激情影响所有人,力求做到“三给”:给师生目标,给师生信心,给师生方法。
他从二流学校迈开步,用刚性制度约束人。教育界还有句名言“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才叫行。”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管理精细化。在制度管人上他力求做到“三改”:改进老制度,改革新制度,改变执行制度的方法!
他从一流学校阔大步,用传统文化熏陶人。教育界仍有句名言“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在用传统文化熏陶人上我们力求做到“三挖”: 挖掘崇文传统,文可提笔安天下,腹有诗书气自华;挖取习武底蕴,武能上马定乾坤,心存谋略志方达;挖全德育内涵,文才武略,德行天下。
如今乔乐中学秉承先贤明英宗钦点状元谢一夔之遗志,依托毗邻省武警总队训练基地之优势确立“崇文习武,胸怀天下”育人目标,着力构建“文韬武略 励志致远”的校风,“教文教武做真人”的教风,“学文学武平天下”的学风。立志把乔乐中学打造成全县环境最靓的生态校园,质量最优的特色校园,人性最美的和谐校园。把乔中学子育成能文能武,德行天下的优秀人才!校园文化创建成果刊登在《中国农业报》上;南昌市市属百名优秀班主任来校调研表示很震撼,安义县学校文化现场会在他学校隆重召开。
三、“骆驼”情怀,感人肺腑
他在教学上是“能人”,在生活上是“善人”。94年在京庄教书时,他听说京岗有一老人上门招亲养大了几个儿子,而现在儿子却不赡养老人,老人现在吃不饱、穿不暖。他听说后很气愤,先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几十元钱买了一些肉和水果,号召学生捐了几十斤米,利用星期天和学生一起每人砍一担柴送给老人家,夕阳西下,他和他的学生排成一个“柴队”,引起多少人驻足观看,老人的脸也笑得像彩霞一样红。在向老人嘘寒问暖之后,他承诺要给老人家讨一个公道。当时很多人善意地劝他不要惹事,他却初生牛犊不怕虎。后来那些儿子们被骆老师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感动了,协商解决了老人的赡养问题,现在老人拿到了“低保”,生活很幸福,逢人便说:“党好,骆老师好。”
他调到曹村当校长以后,有一个叫熊林敏的学生因为爹死娘改嫁,交不起学杂费,正式上课后还没报名,他知道情况后主动上门减免他的学杂费,自己垫上书费给他报了名,使他得以完成学业。他用自己的行动关爱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为新时代的教师形象添上了鲜亮的一笔。
对待同事他也是一样热心,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最大的困难,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解决。他们学校的胡桂英老师丈夫长年在外打工,身体不太好,但她却带病工作,教学成绩总是全乡一流,骆校长经常主动利用双休日用摩托车带她到安义、青湖、永修等地看病,没有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但他朴实高尚,真诚的心感动了桂英老师。因此桂英老师更加努力教书,他们互相感动,同事关系几乎变成了亲戚关系。
四、“骆驼”精神,大放异彩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老实人吃亏。而我们却要说: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只要是金子,放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只要你努力,你的工作一定会被认可。骆巧弟当老师时发扬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群众、学生一致称赞,在骆校长20年的教育履历上,已写下了许多金色的荣誉:96、97连续两年获“市优秀教师”;98年获“省优秀教师”;01年年仅25岁的他提升为曹村小学校长;07年获“市师德标兵”并调至长均小学任校长;2011年因业绩突出调任青湖学校任校长,获“江西省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14年调任乔乐中学任校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刊登在《中国农业报》上,2016年他又荣获了“安义县先进工作者”和“南昌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在过去的日子里,他将每一行足迹、每一次心跳、每一步跋涉都深深的融进了学校;把灿烂的青春、奔放的活力、真诚的心灵都献给了学生,在安义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用汗水、智慧和情感书写青春的淡淡履痕。只要他一如既往,我们相信:“骆驼”精神一定会大放异彩
上页1下页 |
![]() |